天子岗第十五章 第十八节(3/3)

文/肖斋
天子岗 | 本章字数:1645   | 天子岗txt下载 | 天子岗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大唐太子李承乾帝女策之江山半壁抗战之战神李云龙一代倾城挽山河光荣使命1937帝谋之君还记
部落的子民们,都觉得毕富剑的这身独具特色的服饰是男人的吉祥物。后来,高勾(句)丽部落的男青年。纷至沓来的校仿穿戴毕富剑当年穿戴的这身独具特色的服饰向心仪的姑娘求爱(婚)。再后来,毕富剑穿戴的这身独具特色的服饰,被这个部落的男青年演译成为跳节日舞蹈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话说毕富剑穿戴一身“奔丧孝服”,骑马来到了波涛翻滚的辽河边!这时的辽河是两个部落的界河!辽河南岸是qq部落;辽河北岸是高勾(句)丽部落。辽河绵延数百公里都没有一座能通行的桥梁!两岸军队的特情人员为了刺探对方情报,偶尔使用木船实施偷渡。那将冒着随时被对方擒获消灭的风险!

毕富剑没回首都沫(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城奔丧,纣王延时发现后心知派人追杀为时已晚,于是便放弃了派人追杀的企图!毕富剑沿途向北逃跑,并未遇到多大的危险!关东山高林密,气候寒冷。每年有5至6个月的冰封期。因此,关东人员稀少,部落实施的是封闭统治!这个时期正是辽河两岸凡人游牧民生存方式的兴旺期。毕富剑望着波涛翻滚的辽河水,心中思虑着怎么样才能渡过这道难关!辽河两岸都是山区,落叶松、红松、白松、桦树,柞树等树木参天,藤条茂密,原始藤木资源极其丰富!毕富剑深思熟虑后决定砍伐树木,用藤扎木筏过河!毕富剑从军十余载,养成了随身携带自卫武器的习惯!毕富剑随身携带的是一把九寸长的双刃匕首!当时中原的冶炼技术已相当超前,汉人已经能冶炼出钢铁铜锡。毕富剑随身携带的这把双刃匕首,锋利无比。当年是朝歌最好的铁匠师傅,专门铸造赠送就任“两广两湖”都统的防卫武器!毕富剑首先用匕首割断了几百米直径约有一公分粗的藤条,让风荫干水份备用!尔后,他用匕首砍伐树木时便遇到了难题!毕富剑每次使用了很大力气,匕首划进树木的深度非常有限!做筏的树木直径至少要达15公分以上。毕富剑用匕首砍伐一棵树木,至少需用一至两天时间。做个木筏至少需用5根树木,砍伐树木至少需用5至8天时间!如何加快砍伐树木的速度,仅成为一个能指挥千军万马的都统的现实难题!毕富剑心思用在如何加快砍伐树木的速度上!在这近百公里荒无人烟的山区,借斧子、借锯子都不现实!常言说:东方不亮西方亮!(砍树)用铁不行就用火!毕富剑突然想到用火焚烧树木根部的办法,深信只需用2至3天时间,便能焚烧倒伐一堆十余根的制筏所需树木!

毕富剑心到眼到手到脚到!毕富剑随身携带着“火镰子”。为了防止火焰漫延,他选择了一个孤立的小山丘,共有十三棵树木。他将这个孤立的小山丘外围松树根部常年堆积的松叶,收集集中堆放在其中的6棵松树根部。毕富剑用“火镰子”点燃松叶后,就到其它林地收集松叶。并将一捆一捆的松叶,间隔一段时间就撒到原已燃烧起来的火堆中!虽说辽河当天是涨水,那只是上游下了一场大雨所至!毕富剑所在的辽河段,只是下了一场小雨!密密麻麻的参天落叶松树茂密的松叶,将雨水全挡在树梢,地面的松叶还是保持着秋风吹拂的干爽!毕富剑间隔一段时间就将一捆一捆的松叶撒到燃烧的火堆中,使这6棵松树根部的火堆始终处在不断燃烧之中。经过十余个小时的燃烧,始终处在燃烧中的6棵落叶松树的根部,全都经不住烈火的焚烧,最终都“劈里叭啦”地倒在了地上。

毕富剑用匕首砍伐落叶松的树枝十分容易!关东的落叶松,相互掺挤着往上长,树梢的顶部只有不多细小的枝叉。毕富剑只需用匕首削去落叶松顶梢的枝叉,便将6棵落叶松树,一根一根的拖拉至辽河南岸的沙滩上。后来,毕富剑只用了半天时间,就用风干的藤条,捆扎好了一个长15米、宽1、2米的木筏!毕富剑用匕首砍了一根5米多长的“细小直溜”的桦树作为撑筏的木桨!

毕富剑单人单骑来到辽河南岸的第三天,他用树木与藤条扎成的木筏便正式下水!毕富剑还将剩余的两根几十米长的藤条,分别用藤条的一头捆绑了两个直径约十公分左右、长度30至40公分的条石。当木筏靠近对岸时,他将向岸上甩出捆绑条石的藤条。当捆绑条石的藤条一旦套到岸边的树木上,站在木筏上的毕富剑就会用力拽住藤条,使木筏顺水侧流迅速靠近岸边。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阅读vip第十五章第十九节


状态提示: 第十五章 第十八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五章 第十八节(3/3) 返回《天子岗》目录下一章:第十五章 第十九节(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