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名人录君王篇之炎帝(2/6)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983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妖孽叔叔的乖侄女厄运缠身长腿校花的呻吟民国奋斗手册[重生]一生一世一双人云虞之欢重生之怨偶
的证据则更充分了。会同境内也有常羊山,它既是炎帝的出生地,也是炎帝的居住地,更是炎帝尝百草、获嘉谷之地。炎帝所尝“断肠草”,据阳国胜说,该草“据《本草纲目》记载即"钩物",钩物只适宜生长在长江以南部分地区。”阳国胜还根据自己对古籍和古地名的研究和考证,认为连山就是今会同的连山;炎帝所出生的华阳之常羊山,其“华阳”指巴蜀地区(会同在其地望内),“常羊山”则指会同连山境内的常羊山。与连山一山之隔的马鞍乡境内有“神农山”“神农庙”。相传炎帝发明了“茶饮”,连山至今还完整地保存一个“茶亭庵”(遗迹在北方炎帝故里似未见到,会同保存的“茶亭庵”正好说明了炎帝在南方的特色)。炎帝“日中为市”的传说广为流传,会同连山地区称“日中为市”为“赶连山”。如此等等,这些都为炎帝研究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华夏共祖

炎帝与黄帝是华夏族(汉族)的始祖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炎,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呢?

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纪念馆就是把炎帝作为神农来祭祀的,所以纪念馆内就有炎帝尝百草的主题。而另一派则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扯不上关系,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书关于神农氏的世代记载是这样的:神农氏统治经历了七十个世代,(一说十七个世代)到黄帝部落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前面忘了说明的需要说明一下,即神农氏以前包括神农氏的时代,像伏羲,女娲,神农这样的称呼乃是对于某个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而不是对唯一一个君主的称呼。但是后世的学者们往往产生歧见,比如关于古蜀国的历史记载中,很多人都认为蚕从和鱼凫是古蜀国的两代君王,但是实际上蚕从和鱼凫乃是两个分别长达数百年的古蜀国王朝,每个王朝都有十几个世代。(《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提到:黄帝崛起的时候,恰好“神农世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请注意这个“世”字。)这就是为什么伏曦,女娲,神农的统治往往高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计算,那么神农氏统治的时期大约为两千年(如果是十七个世代则大约是五百年)黄帝的时代,在距今大约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两千年,大约就可以推断出神农氏统治开始于距今大约七千年以前。

炎帝:少典部落之子,其母是有蟜氏之女名叫安(女)登,炎帝因生于姜水(传说是神龙的子孙,因为龙头长得像羊头),故以姜为姓,名石年,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故又号曰:伊耆氏。古代原始社会人很少而qín_shòu很多,所以都吃qín_shòu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时候人民很多而qín_shòu已经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还是不能解决人民的饥饿,于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据天时、地利,制作了劳动工具,教导人民耕种田地,种植庄稼作物,彻底解决了人民的饥饿,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赞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谓之神农。”后世继位的帝王称之曰:炎帝神农氏“姜某某”,后世继位为帝王者仍沿用炎帝神农氏番号。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取莽(奔水)氏之女曰听詙,生子二:长帝临魁、次桂。炎帝神农氏姜临魁生帝承,炎帝神农氏姜承生帝明、仲贤、希文,炎帝神农氏姜明生帝宜,炎帝神农氏姜宜生帝来,炎帝神农氏姜来生帝裹,帝神农氏姜裹生节茎,节茎生克、戏,戏生炎帝神农氏姜榆罔。炎帝烈山氏传至八帝至炎帝神农氏榆罔(炎帝神农氏榆罔为炎帝烈山氏第十世孙)。炎帝烈山氏姜石年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生卒年份概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后。

榆罔:姜姓,故全称曰炎帝神农氏姜榆罔。乃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十世孙,炎帝神农氏姜裹之曾孙,是继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后的第八位帝王,与黄帝公孙轩辕同时代人。炎帝神农氏姜榆罔居于空桑,后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其中以蚩尤最为暴虐,炎帝神农氏姜榆罔势力已经衰弱,没有能力进行征伐,于是被迫居于涿鹿,诸侯公孙轩辕实懋圣德,平定了天下暴乱,所以诸侯都归顺了他,所以公孙轩辕代替了炎帝神农氏姜榆罔而治理天下为天子。炎帝神农氏姜榆罔在位五十五年,降封于洛,耻于受封,遂迁于潇湘茶乡之尾(故崩葬于潇湘茶乡之尾,当地民众仍以帝王之礼厚葬了他

状态提示: 君王篇之炎帝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君王篇之炎帝(2/6) 返回《中华古代名人录》目录下一页:君王篇之炎帝(2/6)(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