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裂(3/3)

文/张维卿
永历四年 | 本章字数:1510   | 永历四年txt下载 | 永历四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太子李承乾帝女策之江山半壁光荣使命1937一代倾城挽山河1852铁血中华大明保安三国之大汉逍遥王
才有接触到金砺、田雄在永历四年围剿四明山的军事机密的可能,其中比如浙江嘉兴府海宁县出身的户部尚书陈之遴就属于值得怀疑的对象……

南北党争愈演愈烈,轰轰烈烈的“通浙案”也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满清朝中乱成了一团。不过六月底的时候顺治却还是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陈文麾下大将陈国宝率领两万浙江明军攻占了严州府,在此后沿着富春江北上,受阻于新城、富阳一线,苦战半月未果,被迫撤军,东南清军总算是挡住了浙江明军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击。

事实上,在萧启元、田雄以及梅勒章京吴汝玠一口咬定的两万大军不过只是浙江明军的浦江营,受命收复严州府后向杭州试探,结果遭到了浙江提标、抚标、杭州驻防八旗残部以及江南绿营的苏松提标、苏松镇标的堵截,在兵力过于悬殊的情况下对峙了半个月后返回到严州府休整。

只不过,由于江南绿营的南下援浙,泖湖畔的一个庄子里,数十名来自苏州、松江的汉子汇聚于此,而为首的那人正是于世忠以前的同僚钱应魁。

“于老哥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南下金华了,安远侯是知道我等在这里抗击鞑子的事情的,现如今安远侯大败八旗军,我等也决不可落于人后。

“钱老哥你就说吧,该怎么干大伙都听你的!”

见旁人也没有异议,钱应魁向众人大声说道:“苏州和松江有淀山湖、阳澄湖等诸多湖泊、河流相连,我等将来都是官军,就在此组建舟师,不去太湖和赤脚张三他们那帮子泥腿子盗匪为伍。就在这把杀鞑子的事情做起来,叫全天下都看看咱们苏松男儿的气魄!”

“就这么干!”

“大伙就等这句话了,杀鞑子!”

“大明万岁,皇上万岁,安远侯威武!”

“……”

半个月后,松江抗清义军首领钱应魁自号平南将军起兵反清。虽然比历史上要早了足足两年,但是东南的局势已经大为改观,钱应魁在起兵之初就联络了大批有志于抗击清军的汉子,声势几乎是一瞬间就遍布于苏松两府。几乎只用了一夜之间,满清在江南最为关键的区域,烽烟四起。

………………

《明季南略*浙纪(续)》

辛亥季冬乙酉,无锡计六奇题于青州之府衙

曹从龙之乱

大明永历五年腊月,兵部侍郎曹从龙受命巡抚浙江。时,浙江虏师大军数万,王师地不过金华一府,兵不过七千,虽屡奏捷报,实则危如累卵。

从龙阴领内阁首辅沈宸荃令,策动浙江王师东进台州。然,金华地处浙西,北有杭州,西则衢州,两地皆虏师重兵云集之所。从龙谋划未成,趁王师西进击破虏浙闽总督陈锦之际,悍然于金华结罗城岩白头军作乱,以致王师被迫放弃围城,回师平乱。

大军回师,以虏帅马进宝凌迟于婺城,人尽称颂。从龙不思己过,未肯就缚,释放俘虏、阴结刘成以再兴叛乱,王师再败之,软禁于城中。

至永历六年腊月二十九,神塘源大捷,陈锦身死,衢州光复,李定国两蹶名王之捷报先后传遍浙江,从龙良心不安,愧疚难当,自缢于软禁之所。

或曰:若无此乱,王师光复江西亦非难事,顺流而下,南京可复,惜哉。

四省会剿

大明永历七年四月,虏以洪承畴为东南经略,集结四省大军围剿浙江王师。洪逆狡计百出,王师几困厄于金衢之间……

至五月,钱塘水师突入兰溪,虏帅固山额真石廷柱、刘之源突袭金华,以金华之屠元凶刘光弼之将为导,轰破城墙西南。金华总兵尹钺以不过虏师两成兵力坚守一夜,王师一夜奔袭百余里回援,于天明之际赶到,一战击破,追杀数十里,斩获六千有余。

陈文曾言:故戚少保曾于台州府城,一夜奔袭百余里击破倭寇,今王师亦一夜奔袭百余里,大败汉军八旗,终不负前人。

半月未及,王师回师衢州再败虏帅李本深之六万大军,追击两百余里,俘获四万有余,直至广信府城而返。衢州总兵李瑞鑫于仙霞关以北再败福建绿营,杨名高、王之纲、马得功弃军而逃,仙霞关虽未下,然福建虏帅损兵万余,自此不足为浙江之患矣。

(第四卷,山火弥天,完)([Www.77kshu.com 千千看书网免费阅读]。)


状态提示: 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裂(3/3) 返回《永历四年》目录下一章:第一章 正负(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