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门徒第六十章:三教各别,仙道各别!(3/8)

文/邯郸学道
道家门徒 | 本章字数:1934   | 道家门徒txt下载 | 道家门徒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天才萌宝:美男放过我娘亲奶爸的传奇琥珀之剑无敌升级王周雯孙勇纵目驾校奇缘
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渊博,为了装逼。其目的或为了增加粉丝的信心,或为增加书籍的销量,最终都是为了自己的荷包。和尚道士扯三教归一,是为了使信仰不同的人更容易接受,从而扩大教派的影响,增加香火,最终都是为了自己的肚皮!”

“儒最终追求是人格的终极完善,释最终追求是解脱涅槃,道的最终追求是天人合一。目的地都不同,路线又怎么能一致呢?儒释不是你道,暂且不讲。先说道学,欲学道,必谈气,提到气,就得先说虚。道功修炼,讲究的虚心实腹,唯有虚,方能实。圣人为腹不为目,是说得道者的身心清净自在,不会为外物所动。运用在修炼上,就是摄心内守。也唯有宁静内敛的状态,才能体察内在气机的生化。为腹不为目,故能虚心实腹。”

讲完这些,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又讲解道:“丹道仙学,也不是神学。神学只需要虔诚的迷信教主,可信而不可学。仙学是超凡入圣之学,研究生命进化之学。可疑可悟可学可修可证,唯独不可迷信。”

“仙学既然是学问,便和其他学问没有什么两样。研究学问,第一重要的,就是要先明理,得先搞清楚这门学科的主旨才行。壁如射箭,须得有的放矢,才不会射空。为学也得有的放矢,先找到目标和方向,然后才会有所成就。不然便会混淆观念,结果便学成了四不像。”

“老衲先前讲过,三教理念,是泾渭分明,不可混淆的。其实不光三教,仙道也是如此。世人常把仙道并论,视为一体。却不知这两者之间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若纯以主旨论,却可谓是泾渭分明,绝不可混为一谈。”

汉魏以降,数千年时间里,世人多把仙道视为一体。现在突然听到魔僧这样的说法,王平是真是有些疑惑解了。但思及此老不会无的放矢,于是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静听讲诉。

“广义上的道学,是华夏远古明之统称。三世以降,在老氏之前的一切学问都可称为道学。狭义之道学就是指老庄。老庄之学,源于远古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巫术和哲学。神仙学则源于先秦练气秦汉方仙道。”

“在古代,道家与神仙家截然两事。比如《汉书》,就将道家列为九流之一,而将神仙家列为方技之一。道家是治世之学,神仙是养生方术。治术是对人的,方术是对己的。而在老衲看来,道学只是一种哲学思想,一种人生观,一种生活态度已。与研究长生不死的神仙学没有多大关系。”

王平便问道:“《道德经》开篇就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接着又说天地之根,天下之母。并且在后续篇章中,也不乏天地的论述。不,不是不乏,而是一直贯穿全,可以看成整本书的中心思想。由始至终,老子都在试图阐述天地运化的规律和核心本源…大师却为何说道学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魔僧呵呵一笑,回道:“《道德经》包罗万象,不光阐述天地宇宙,还涉及政治,军事,人。但这一切,道德经的一切印象和标记,其存在都有个先决条件,都是基于人的心识而产生。所以又回到了原先的话题——心外无物。”

这么一说,王平是真明白了。

陆象川说:吾心即宇宙。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并非是说我心真的就是宇宙。也并非是人心之外就真的没有事物了。而是说一切事物、一切学问、一切观念、一切印象、一切概念,其存在都得有个先决条件——人!

所以老子才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并非是说人就真和天地一样大。而是因为天地,佛道,是非,善恶,美丑,生死,祸福等,一切概念,都是基于“我”的心识、感受、认知而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对于“我”来说,“我”存在,天地宇宙就存在。“我”没有了,天地宇宙也没有了,天地都没了,学术,自然也没有了。

当然,并非是说“我”不在之后,天地真没有了。而是“我心”之中的天地没有了。话说回来,既然“我”都没有了,那么,天地存在与否,对于“我”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陆游也说人死万事空。

九州同不同?王师定不定中原?家祭忘不忘告乃翁?——这些都是活着时候,心识还存在的时候,才能考虑的东西。活着才会悲伤看不见九州同。死了之后,万事皆空,又何从悲起呢?

综上所述,天地万物,既是独立存在的主体,同时也是基于人类和一切智慧生命的心识而存在的客体。人的认知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事物还可独立存在。像科学、佛道、哲学等抽象意义上的学术,其存在就完全是基于人的心识了,脱离了人类智慧生命的认知,学术便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魔僧的说法,是完全合理的。抛开各种神秘论的粉饰,去除各种高大上的说法,纯从人的心识角度来分析的话,就可以发现,一切学术的本来面目。所谓的儒道释,远没有教徒和信众宣扬那么玄乎,都只是一种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而已。

此番领悟,自是瞒不过魔僧,便趁热打铁,加上一把火。呵呵笑道:“道,便是规律。儒,就是人需。佛,就是仿佛。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便是真实不虚的规律和永恒不变的真理。儒道佛,有人来认同和信奉其教义和学说,其就存在。没人认

状态提示: 第六十章:三教各别,仙道各别!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六十章:三教各别,仙道各别!(3/8) 返回《道家门徒》目录下一页:第六十章:三教各别,仙道各别!(3/8)(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