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商第三十五章 进京(四)(1/3)

文/闵予小子
大明海商 | 本章字数:1939   | 大明海商txt下载 | 大明海商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东唐再续1908再造中华不是吧君子也防汉末圣人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寰宇三国

晏世轮没有让陈仁锡多耽搁,进行完繁琐异常的接旨活动后,将其余人等往基隆商馆设在金乡的宾馆一塞,琳琅满目的活动一安排,就将其请入会客室。

晏世轮平时是不在千户所衙门办公的,这里更多的只是个象征。来到衙门会客室,自有下人过来摆上茶水、点心。陈仁锡注意到,这些家丁各个脚步轻快,动作麻利,显然身怀武功,而且彬彬有礼,实是大家之风。不住赞道:“达思,昔日有言(齐思成的字)曾说,你有屯田开垦之大能,吾曾不信。现观之,能在穷乡僻壤之地,开创出如此基业,吾不如也”陈仁锡说的是实话,虽然年轻时立志成为能臣干吏,但世事多艰,远非青年时所想,所以对还未而立的晏世轮,能够有如此成绩,将一个不毛之地经营到这样的规模,实是发自内心的感概和赞叹。

而晏世轮,只是凭借着前世的若干经验,在这个物资贫乏的时代去苦苦经营。

他最在意的,就是让民众吃饱饭。只有吃饱了,才能有干劲儿去做其他。所以说农业还是目前晏世轮心中的重中之重,虽然商业在金乡所已经盛开出果实,但真正让晏世轮心安的,还是金乡所欣欣向荣的农业。其实对于农业来讲,金乡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为晏世轮的金手指。除了“立体农场“外,在金乡所,随处可见”生态农业“的影子。实际上,生态农业出现于前世六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直到二十一世纪,才有迅速的发展。尽管二十一世纪在整个农业中所占比重还不大,但是应用后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的有限资源,这是晏世轮选择的真正原因。

金乡所采用的,是“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以养殖业(立体农场、猪场等)为龙头,以沼气(土水泥制作的池子)建设为中心,联动粮食、甘蔗、烟叶、果业、渔业等产业,广泛开展农业生物综合利用。具体地说,就是每个军户家里,建一口沼气池,最终达到人均出栏两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的终极目标。同时还利用人畜粪便下池产生的废物,利用沼渣、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提高经济效益,更加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垦民收入。

虽然沼气的输送、使用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利用沼渣、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成果还是喜人的。最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目前整个苍南沿海,采用的都是金乡所的“生态农业”模式,整个苍南,再也没有了饥饿与贫穷。

与日益丰富的食物相匹配,在金乡所广泛开建的泡盛工厂,批量生产硫磺臭皂和鲸脂香皂的化妆品厂,也借着“基隆商馆”的东风,雨后春笋般建立在了金乡所和苍南各地。为了大人进京,基隆商馆金乡分馆,很是下了番功夫,准备了几样产品。

此时的金乡,香烟还是研制不成,只能退而求其次,研发雪茄。然后再搭配烟丝、烟斗卖。所以基隆商馆内的货架上,又多了几种“拳头产品”。

现在摆在会客厅桌上的,就有二十几支目前全球顶尖的雪茄,因为没有竞争者。这是晏世轮完全凭借着记忆,一点点指导民器司的几位“主簿”做出来的。

听到陈仁锡的夸赞,晏世轮赶紧放低姿态,然后亲自指导陈仁锡,如何对雪茄剪头、点燃,如何吸食。这时的大明,“吃烟”已经是风尚,晏世轮已经打听到了,陈仁锡本人就十分热衷于基隆商馆推出的烟斗和烟丝,并且爱不释手。这雪茄一途,正合了领导心思。陈仁锡满意的吸了几大口,随后道:“达思,你这的新奇事物还真是层出不穷,这雪茄,可又是多了一项财源?”

晏世轮赶紧道:“陈大人,这都是借了好友汪才枫的光,基隆商馆是他建的,达思的义弟宁凤晨与汪才枫交情颇深,所以这雪茄面世,达思也有幸收到”

陈仁锡点点头,道:“达思啊,咱们都不是外人,此番我来金乡所前,黄公曾言,我楚党要中兴,务必寻觅治世良将,昔有有言举荐,现有我的敬佩,达思,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晏世轮道:“黄公和诸位大人抬爱了,学生才学微薄,难堪大用”

陈仁锡又道:“达思,莫要见外,这样吧,咱们都是直来直往之人,黄公曾言,你如有需要,尽管提出来,咱们楚党的兴起离不开外事的支撑,而朝堂之上,自有他老人家做主”

晏世轮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琢磨了半天,想到目前治下共有六万民众,金乡所就有将近四万,但是这远远不够,需要黄彦士等人运作,还有,自己打算不离开浙南,因为这里是大陆与台湾之间,除了广东、福建这些旧有顽固势力之外,最近的补给站和大后方,这里不能丢,于是,晏世轮前头,一老一少在喷云吐雾,和讨价还价当中,决定了今后让金乡军腾飞的十策:诸如明确晏世轮地方的军、政大权,由黄彦士去游说吏部,然后金乡军提供楚党活动的部分经费。还有金乡军可以有设置流民点,在大明各地招募流民进行开荒的权利,等等。

这一番交流可是昏天又暗地,饶是两杆大烟枪,最终也没受得了这二十多支雪茄,最终草草让人拟定“协议”,两人签字后,交给了陈仁锡。

老陈很欣慰的道:“达思,还是你做事周全,这样老夫到黄公那里,可就好交差了”

晏世轮也愉快的道:“陈大人言重了,学生只是怕遗漏而已,接下来几日,您多在金乡所转转,这里的基隆商馆

状态提示: 第三十五章 进京(四)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三十四章 进京(三) 返回《大明海商》目录下一页:第三十五章 进京(四)(1/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