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农民第17章 工坊开工(二)(2/2)

文/自由的凡人
大唐小农民 | 本章字数:966   | 大唐小农民txt下载 | 大唐小农民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纷点头,满大街嚷嚷的,那是傻子,闷头赚钱才是正道,这个道理做生意的都知道。

参观完工坊之后,众人都带着徐凡送的几块香皂,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随着一辆辆的马车离开,院子里总算恢复了平静。一天下来,寒暄客套的应付这一帮子人,徐凡也是累得不轻,毕竟之前不是做销售的,这活儿还真干不来。好歹工坊是开工了,以后就轻松了,发发货、结一下帐就可以了,直接丢给贺贵管理。

看看天还不晚,徐凡就带着小宝去了匠作房,再过几天,清香书院就要开学。庄里的早稻收割和冬小麦播种早就完成了,小孩子们现在都等着开学呢,老关头也问了好几次,知道徐凡一直在忙工坊的事情,没好意思使劲催。

徐凡仿照后世的黑板,让木匠做了一块长约两米半,宽约一米半多的木板,刨平之后之后涂上墨汁就成。做鞭炮的时候,发现两个小丫鬟干活很细心,徐凡又将制作粉笔的事情交给了她们,这玩意儿也简单,用生石灰过水后做成石膏,然后滚成条状,晾干就可以,你别说,这女的干活就是比男的细心,每一根粉笔都做的整整齐齐,上细下粗,长短粗细很是均匀,还做了切尖处理,比小宝和徐凡做的强多了。木匠早就照着徐凡的吩咐做好了黑板,四周还镶上边框,看上去像模像样的。

剩下的就是书本了,村里有二十多个需要上学的小孩子,加上自己庄户里的十几个,这就是将近四十多个学生。这个时候的书因为刻印技术较低,一本印刷好点的书价值近一两银子,差点的也有上百文,一般百姓家里还真承担不起。

徐凡想了想,这时候的印刷术还处于雕版印刷的开创阶段,没有大规模盛行。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完成印刷。虽然具有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但是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制作完后只能专版专用,印很高,基本上只有官方大规模使用。

活字印刷术直到北宋代的时候才出现,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工程量也是不小,徐凡也不想使用。

最后一拍脑袋,想起来自己上初中的时候,老师们准备试卷时用的手工油墨印刷机。


状态提示: 第17章 工坊开工(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7章 工坊开工(二)(2/2) 返回《大唐小农民》目录下一章:第18章 发明手工油印机(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