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二七一章 阴岛(二)(2/2)

文/木林森444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 本章字数:1244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txt下载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九鼎大宋纯种吸血贵公主赝品太监三国之我是四弟大新宋
模,可就要数我们这郎君盐场最大,产盐也是最多的。”

秦铮又道:“你们这个盐场,一天可以出多少盐?”

韩玉庆道:“我们这盐场一共有112个灶台,不过现在离新年不到两个月了,有不少人到胶州去打年货,再加上今年闹拳匪,来买盐的商人也少,因此现在开工的灶台还不到60个,一天大约能产盐不到10石盐,而如果所有的灶台都用上,卤水也能极时供应得上,每天产盐可以达到20石以上,小人记得最多的一天产盐23石7斗3升。”

秦铮听了以后,拿出手机来计算了一下,一石大约等于65千克,这个盐场每年产每年产盐约为240吨,按全岛有50个盐场,而每个盐场的产量与郎君盐场相当,每年也就产盐1.2万吨,而考虑到这是阴岛最大的盐场,因此整体产量至少还要减去三成,这样每年估计产盐也就在7\8000吨左右。

这个产量如果是食用,到也过得去,但盐并不仅仅是食用,在化工工业,如制做氯气、漂白粉、烧碱、纯碱等化工产品,都需要大量的盐。虽然工业用盐和食用盐不一样,但还是由食用盐加工而来,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穿越者是需要大量的成品盐。

而按照程士烁提供的资料,阴岛全面普及了晒盐以后,在民国时期,年产量可以达到3.5万吨左右,而解放以后,引入机器生产,更是可以达到年产近10万吨,因此现在阴岛的产盐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王云鹏插说道:“我看你们用来淋卤的水是井水,而并不是海水,这是为什么?”

虽然不知王云鹏的身份,但见他和秦铮并排站立,显然也不是小官,韩玉庆陪笑道:“回这位老爷的说,此处的井水多与海水相通,在井中吸收了泥砂中的盐份比海水更咸,而且经过井中沉积以后也比海水干净,因此用井水煮盐要海水的成盐多,品质也要比海水煮成的盐要好。”

王云鹏点了点头,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虽然他们并不懂什么科学知识,但积累了千百年的智慧,还是不能小视。

这时秦铮又问道:“阴岛上全部都是煮盐吗?有没有人晒盐?”

韩玉庆怔了一怔,道:“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都是煮盐,从来都没有人搞什么晒盐。”顿了一顿,又道:“晒盐需要好天气,只有南方气候炎热,才可以晒盐,而我们阴岛四季分明,夏炎冬寒,一年当中能晒盐的只有4、5个月,就像现在的时节,虽然不是滴水成冰,但也冷得可以,如何能够晒盐呢?

秦铮听了,韩玉庆的话虽然有几分道理,但天气冷并不是不能晒盐的理由,因为在旧时空里,阴岛实际就使用了晒盐法制盐,还有中国许多北方城市也采用晒盐法制盐,说明在寒温带地区,也是可以采用晒盐法的。而且阴岛属于海洋性气候,冬季其实并不寒冷,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而现在的日气温还有4、5度以上,这样的天气在理论上也可以晒盐的,只不过是成盐的速度慢一些而己,只是秦铮对于晒盐法也只有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的经验,因此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就在这时,在韩玉庆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忽然插言道:“庆叔,八叔家的两个小子不是在长门滩那边建盐田搞晒盐吗,他们己经修建了两副斗子盐田,上个月就出盐了。”

韩玉庆瞪了他一眼,申斥道:“你懂什么,那两个小子在瞎胡闹,我们这个几千年都在煮盐,那有晒盐的。”


状态提示: 第二七一章 阴岛(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七一章 阴岛(二)(2/2) 返回《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目录下一章:第二七二章 阴岛(三)(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