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首?』斐潜微微皱眉,『山间尸首众多?』
廖化点了点头。
曹军一方面追击,一方面又劫掠,导致山林之中很多流民困顿,很多直接就死在了路上……
『如此,怕是不妙啊……』斐潜皱眉说道,『尸首一多……加上雨水冲刷……』
诸葛亮心念也是极快,立刻说道:『骠骑可是忧虑……疫症?』
总所周知,斐潜对于防病防疫,走在了所有诸侯的前列,尤其是对于瘟疫的控制和预防,更是严格到让有些地方诸侯嗤之以鼻。倒不是说这些诸侯不在意瘟疫的严重性,只是在东汉,连带算上西汉的这三四百年之间,虽然也有遭受瘟疫,但是持续瘟疫的时间不长,并不像是天下鼎盛大辫子朝代那样,百分八十的时间都有瘟疫……
当然,人口的增加和流动,外来病菌,水土不服,南北差异,也是造成后世封建王朝瘟疫一代比一代多,到了大辫子朝上升到了顶峰的重要因素。
忽然之间,斐潜的脸色有些难看。
以上的各条,似乎自己当下都沾染了一些……
在某个瞬间,斐潜甚至感觉周边的空气都有些绿油油的荡漾起来。斐潜写了一封调用医馆医师以及相关药材的调令,『来人,到长安百医馆传令……』
传令兵走了,斐潜又说道,『让军中兵卒,多备石灰硫磺,洗浴除疫!元俭,你也再去多洗一次,待医师配了汤药,也喝上一碗……』
这种事情向来不可掉以轻心,廖化虽然才洗漱过,但是被斐潜这么一说,似乎也有些头皮发麻,总觉得浑身上下都不是很舒服,便是忙不迭的应下,再去按照防疫的标准刷洗去了。
『荆州战事……』诸葛亮问道,『岂不是……』
『将某旗帜传于荆州,休战议和!』斐潜点了点头说道,这玩意可是不能带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历史上那些以为没事的结果出了大事的教训还少么?
『传令下去,但凡有咳、泄、漏、吐等症者,皆别处立营,隔离治疗!』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这要是在后世,就成为了大灾之后防大疫。之所谓会因为如此,是因为华夏在古代,确实是吃尽了瘟疫的苦头……
自古以来,人类与微生物的相处,便处在一个十分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人类可以利用微生物创造美酒、酵母等物品。另一方面,自人类诞生起,他们便与微生物展开了一场漫漫无期的战争。
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是残忍、血流成河的,但是人与病菌之间的战争,却是悄无声息的。尤其是瘟疫,更是成为了古代人口数量锐减的重要缘由。
关于瘟疫的最早记载从先秦开始,也并非只有春夏才会发生瘟疫,而是四时皆同,可谓不分季节,都可以产生瘟疫,自秦朝之后,史官渐渐的成为朝堂重要官职,也就留下了大量的这个方面的记载。
从公元前七百年,至大辫子朝结束,华夏封建王朝的长达近三千年的寿命里面,有近七百年的时间,是写满了各种瘟疫的惨状的。而在整个近三千年的历史之中,我大清荣耀的在瘟疫总量和持续时间上双登顶,双冠加冕!
至于封建王朝之中瘟疫爆发最多的地方么,就是两个,一个是黄河中下游的兖州青州,一个是长江中下游的扬州,而这些地区,也是人群集聚、经济相对富庶的地区。
瘟疫的爆发诱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水、旱、蝗、震、饥、暑……都会伴随着疫灾。以汉朝为例,在两汉三四百年的时间当中,所记载的几十次疫情,多伴随着各种自然灾害,汉景帝后元元年五月,『地大动,铃铃然,民大疫死,棺贵,至秋止。』
汉元帝初元元年,『九月,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匈奴连年旱蝗,人畜饥疫,死耗太半。』
汉顺帝永建四年,『六州大蝗,疫气流行。』
……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战争,就像是当下……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时令失调,初春气候像秋天、盛夏气候像秋天等,西汉戴圣在《礼记·月令》写道,『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民殃于疫。孟秋行夏令,民多疟疾。』
而当下,荆州之处,似乎三个方面的诱因都满足了。
后世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瘟疫,便是会出现将自己全身都裹在白色防化服里面的人,然后背一个喷雾器满世界的喷洒药水,不但可以杀病毒,也杀蚊虫,驱逐老鼠等容易传染他人的生物。
斐潜相信这是一个必须且有效的手段,以后世先进的卫生防疫能力,每次遇到了疫情都是如临大敌,在大汉当下生态脆弱,人人喜欢满地便溺,随意引用生水的时代里,若是一旦感染传播而开……
如果可能,斐潜甚至想要将当下在筑阳之内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全部泡进巴斯消毒液里好好清洗一遍。
可惜当下并没有巴斯消毒液……
所以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用热水艾叶硫磺石灰等来替代了。
雨水刚刚停歇,因此烧水总是难免黑烟滚滚,若是不明就里的,远远看来,怕不是以为筑阳被焚了……
在各
手机阅读:http://m.77kshu.top/90349/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top/book/9034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112章 另一处无形的战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马月猴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