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士子风流第十五章 参加县试(2/2)

文/操之
红楼士子风流 | 本章字数:1445   | 红楼士子风流txt下载 | 红楼士子风流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进一步阐明破题的意旨,起到补充阐发主题的作用。

起讲,又称小讲、原起,为议论的开始,需要开始模仿圣人的口气进行议论,进一步发挥题意。考生应当把自己当作圣贤的代言人,摹拟孔子、孟子或孔子的弟子等所谓圣贤的语气,在这一部分都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词开头,称之为“入口气”。

破题、承题和起讲这三个部分合起来也被统称为“帽子”。

入手,又称入题、领上等,为起讲后入手之处,是用一两句或者两三句过渡性的句子将文章引入正题。

入手之后,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后四个部分是全篇的主要部分,是正式的议论,以中股为全篇的重心,需要尽量发挥题目的意蕴。这四个部分中每一部分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共八股。

起股,又称起比、提比等。用四、五句或七、八句排比文字开始发表议论,要提起全篇的气势。起股以后用一、二句或三、四句将全题点出,称为出题,出题之后是中股;

中股,又称中比、中二比,字数多少没有规定,可以比起股略长,也可以比起股短,它是全篇文字的重心,要充分展开议论,将题目的主旨说透。

后股,又称后比、后二比、后二大比,句式长短不固定。一般是中股长则后股短,中股短则后股长。这一股要将中股所没有完全阐发出来意思说明白,是全篇文字中最重要的部分。

束股,又称束比,束二小比。用来阐发前六股所没有阐发完全的意思,呼应前文揭示全篇主旨。束股可以放在起股或中股之后,也可以省略。

贾兰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八股文的复杂文体,在考场上也写得认真,把两篇八股文都写好了,算是正常发挥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剩下一题诗赋,题材是野有蔓草,贾兰不禁想起了前世的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于是挥笔写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交卷后,考生完卷,分批开放龙门出场,谓之放排。后面的几场是否参加,由考生自己决定。贾兰当然是要参加的,他可是势必参加府试和院试,有志于要考取生员的。

正场之后是覆试,第一场为初覆,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写一首五言律诗。第二场为再覆,要求考生写一篇八股文,阐发一段关于儒家的论述,写一首五言律诗。第三场为连覆,根据考生之前的排名,要求考生分别写一篇八股文和作一篇赋。第四场为招覆,这一场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前一题不需要写全文,只要写到“起讲”部分,后一题要求写全文,写一首五言律诗。

正场录取从宽,例如应试者有一千人,正场出案取七百人,则七百人入初覆场;初覆出案,则取五百人,以此递减,至连覆,剩下人数就不多了。

每场考试之后,都要发榜,称为发案,每次发案,鸣炮用吹手。前三场或四场榜文把考生的姓名编号写成圆形,人们称为“圆案”,俗称“圆”,或称“团”。

取在五十名以内的为第一圈。圈分内外两层,外圈三十名,内圈二十名。也有不分内外,把五十名排为一大圈。圆圈中用朱笔写一“中”字,这个“中”字的一竖还要写成上长下短,好似“贵”字的上部,取吉祥之意。

外层正中提高一字写的是第一名,其他名次,由左依次排列。因为卷上的考生姓名是弥封的,发案时只能写座位号,所以被录取的考生称为“出圈”或“出号”。

最后一次发榜,才将所有的考生依名次横排,用姓名发案,称为“长案”。第一名,称为县案首。

通常会某个名字之下,用朱笔画一钩,其形有如椅子的椅面和靠背,俗称“坐红椅子”。以示截止这前面的考生,五场考试都合格,具备参加府试资格的考生。

贾兰并不奢望可以斩获县案首的名次,只希望能够取得参加府试的资格,哪怕是那个“坐红椅子”的人也无所谓。


状态提示: 第十五章 参加县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五章 参加县试(2/2) 返回《红楼士子风流》目录下一章:第十六章 宝钗的病(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