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明月第68章 慈不掌兵(2/2)

文/七月新番
战国明月 | 本章字数:1494   | 战国明月txt下载 | 战国明月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扼元机战之无限边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女娲神图
>

“我记得你叫垣,而你叫芜,乃是一对父子,是信都人……”

“唯……”年长者见赵括竟然记得他们的名,一时间羞愧不已。

“说!”

赵括一拍面前案几,震得陶杯都颤三颤:“长安君待汝等不可谓不厚,我也与汝等同衣食,共甘苦,汝等为何要逃走!”

“马服子,吾等也是没办法……”那中年人哭丧着脸,马服子,这是兵卒们对赵括的尊称。

“吾等本是邯郸国尉麾下的兵卒,被马服子选中来临淄保卫长安君,本是荣幸。可刚到临淄,便接到家中来信,简牍上说吾妻病重,吾长子之新妇也即将生产,家中缺粮少盐,急需衣食钱帛,吾等又进不了城,只能在此地空守,夏收前能否赶回去都不得而知。小人也是一时糊涂,便于昨夜携子匿逃,想赶回去见老妻最后一面,也能帮家里收麦……”

赵括更生气了:“家中有急事,你若能禀报我一声,我自然会让人去帮衬,或者开释汝父子归赵,何必要出此下策,违我军令,做了逃卒!还让齐人看了笑话,可耻!可恨!”

那逃卒和他不敢说话的儿子,朝长安君、赵括稽首如捣蒜:“小人知错了,还望长安君和马服子宽恕,小人与子再也不敢了!”

赵括的怒意本已到达顶点,此刻却又犹豫了,扭头转视明月:“长安君,这……”

“不要问我。”

明月心里也有一时心软,但还是硬下心肠,告诫自己这是战国。

“军中但闻将军之令,不闻诸侯之诏。军营之内,以将为主,括子,你虽然只是一个百夫,却也是他们的主将。我将他们交给你,操持着这百人的生杀之权,今日之事,要如何惩处,一切由你做主!”

……

“一切由我做主?”

赵括沉吟了,这一个月的相处,他与士卒们也有了几分情谊,“视卒如赤子”,这也是长安君提醒他的,可现在,却到了痛下狠心的时候了。

接下来的话,赵括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早在从邯郸启程时,我便以军令明示二三子,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有事不报,因而逃匿,犯者,斩之!如今汝二人明知故犯,死罪也,逃一百步是死,逃五十步,亦是死!”

此言一出,那年轻的少年几乎吓傻了,而年长的逃卒瞋目,大喊道:“马服子,要杀便杀小人一人,请饶了吾子,他才十七岁,才刚刚傅籍!”

他比我年纪还小……赵括心里想道,他记得,这个名叫“芜”的少年,在操练时总是十分积极,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自己,或许在他眼里,将兵法倒背如流,骑着高头大马的马服子,是神人般的存在吧。

“他日马服子做了大将军,小人能为你当马前卒么?”有一天,他还昂着脸如此问道,当时阳光洒在他黑黑的脸庞上,满是天真。

如今,那个曾经说要给自己做马前卒的少年却做了逃卒,他面临死罪,泪流满面,他只是想见母亲最后一面,真的必须杀死他么?赵括自己,在夜深人静时,也会想念温和的母亲,想念怯懦的弟弟,甚至还有严厉的父亲……

他身后的长安君似乎觉察到他的犹豫,站了起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加了这么一句话。

“汝等的家眷,每个随我来临淄的兵卒家眷,都会有一些抚恤的粮食钱帛,等归国时,还另有一份酬劳,切勿再忧心家中。”

此言引发了一阵士卒们的感激,那两名逃卒也大喜过望。

但他随后垂着眼,如叹息一般轻声说道:”但是他们本人,违令就是违令,逃卒就是逃卒,括子,慈不掌兵啊……“

赵括脸上,有动摇,有迟疑,却依然咬着牙,说道:

“吴子曰,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

“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

在两名逃卒凄厉的求饶声中,赵括从案几上的签筒里拿出一枚符令,它们由桑木制成,放在手心轻飘飘的。

过去赵括没觉得,此时此刻,他才真切感受到它们竟是如此之重,因为既系着人的生死。

他两指一弹,将其轻轻抛向了地面。

“听我军令,将此二人斩首,悬其头于辕门之上,以儆效尤!”...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状态提示: 第68章 慈不掌兵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68章 慈不掌兵(2/2) 返回《战国明月》目录下一章:第69章 令如斧钺(快捷键→)